近日,国内超过10个省市迎来今年入夏以来最强高温天气,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37℃,局部甚至逼近40℃,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,提醒公众注意防暑降温。
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,本轮高温天气覆盖范围广、持续时间长、强度大,涉及华北、华东、华中及西北部分地区。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陕西、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等地成为“炙烤”核心区,多地气温刷新历史同期纪录。例如,河南郑州连续三天最高气温超过38℃,河北石家庄局部地区地表温度突破60℃,街头行人纷纷采取遮阳伞、防晒衣等措施应对烈日。
气象专家分析,此次高温天气主要受大陆高压脊控制,加上近期北方降水偏少、空气湿度低,导致体感温度进一步升高。预计未来一周,高温范围将逐步向南扩展,江南、华南部分地区也可能加入“高温群聊”。
面对高温天气,国内多地启动应急响应机制。要求户外作业单位调整工作时间,避免高温时段作业;上海市开放社区纳凉点,为环卫工人、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场所;济南市公交集团为所有运营车辆配备藿香正气水、清凉油等防暑物资。
高温天气也带动了“清凉经济”升温。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空调、风扇、遮阳伞等防暑用品销量同比增长超50%,便携式小风扇、挂脖空调等新型降温设备成为年轻人新宠。同时,冷饮、西瓜等消暑食品销量激增,部分超市甚至出现“一瓜难求”现象。
专家提醒,高温天气易引发中暑,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,及时补充水分,做好防晒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