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假期间,美食诱惑与作息紊乱易引发饮食失衡。国内临床营养师总结五大常见误区,助你科学规避风险。
误区1:用水果替代正餐
水果富含果糖与维生素,但缺乏蛋白质与脂肪,长期食用易导致肌肉流失与代谢下降。建议每日水果摄入量不超过300g,优先选择低糖品种如苹果、莓果。
误区2:过度依赖加工食品
速冻水饺、预制菜虽方便,但钠含量普遍超标。某品牌鲜虾水饺每100g含钠600mg,接近成人每日推荐量的1/3。选购时需查看营养标签,优先选择钠含量<400mg/100g的产品。
误区3:忽视饮水质量
桶装水开封后需3天内喝完,否则细菌超标风险增加。推荐使用滤水壶或安装净水器,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ml-2000ml,分多次小口饮用。
误区4:暴饮暴食后催吐
催吐会损伤食道与胃黏膜,引发反流性食管炎。若进食过量,可散步30分钟促进消化,次日减少主食摄入,增加蔬菜比例。
科学饮食口诀:
“三餐定时八分饱,荤素搭配营养好;
甜饮零食要节制,细嚼慢咽肠胃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