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日,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正式成立,标志着国内高校在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。学院将依托武大多学科交叉优势,聚焦机器人平台设计、感知交互、智能决策等方向,联合小米、宇树科技等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。
培养模式:产业教授+真实项目驱动
学院首年计划招收90名本科生,实行“双导师制”,由校内教授与企业首席科学家共同指导。课程设置上,除机械、电子、控制等基础课程外,还开设机器人、人机协作等前沿课程。学生需参与企业真实项目,如小米人形机器人研发、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优化等,毕业设计需通过企业验收方可获得学分。
科研方向:空天地海与机器人成重点
学院设立四大基础研究方向(平台设计、规划控制、感知交互、智能决策)与四大特色应用方向(工程应用、空天地海信息、智能诊断、数字人文)。例如,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研发月球探测机器人,与医院开发手术辅助机器人,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开发文物修复机器人等。
行业影响:缓解高端人才短缺难题
据统计,国内机器人领域高端人才缺口达50万人,而高校年输出量不足2万人。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的成立,有望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,为行业输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,推动国内机器人技术向全球第一梯队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