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智新闻

坐爸爸外卖车长大的男孩,考了623分

2025年高考放榜日,武汉市第十四中学的许兆震以理科623分、全省排名6500名的成绩收到俄高校计算机专业录取通知书。这个坐在父亲外卖摩托车后座长大的男孩,用三门外语和独立规划能力,书写了普通家庭孩子的逆袭范本。

童年“移动课堂”:在街景中培养世界观
许兆震的童年记忆里,父亲的外卖摩托车后座是他的“专属座位”。每天放学后,他会趴在父亲背上穿梭于武汉大街小巷,看外卖员与商家争分夺秒,听父亲用方言与顾客寒暄。“有一次送餐时遇到暴雨,爸爸把雨衣全裹在我身上,自己淋得透湿却笑着说‘这算免费洗澡’。”这种在风雨中培养的乐观性格,让许兆震从小就不怯场。他回忆:“后座上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,听他们聊生意、谈家常,感觉世界很大很有趣。”
702105214.png

语言天才的“笨功夫”:从44分到奖项
谁也没想到,这个“看世界”的男孩初中时英语曾考44分(满分120分)。差距激发了他的斗志:课间背单词、走路听录音,甚至发明“单词卡片游戏”自娱自乐。凭借超强记忆力和语言天赋,他一个学期将英语提升到100分以上。高中时,他主动将俄语作为主修外语,又因热爱动漫自学日语,最终拿下俄语比赛奖项、通过日语能力测试。当被问及秘诀时,他笑着说:“把学习当游戏,比如帮日本网友翻译漫画时,我会想象自己是动漫主角。”

时间管理大师:零碎时间拼出人生蓝图
许兆震的日程表精确到分钟:早上6点起床背俄语单词,上学路上听日语新闻,午休时间刷英语真题,晚自习后用20分钟复盘当日知识。这种“碎片化学习法”让他在高三时仍能保持三门外语同步提升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他计划在大学期间“解锁”德语和法语,打造“技术+语言”复合型竞争力。“我想做跨国软件工程师,语言是打开世界的钥匙。”面对学弟学妹,他分享心得:“天赋是加速器,但持续积累才是发动机。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,用零碎时间聚沙成塔。”

父母的无声教育:在奔波中学会独立
许兆震的父母是普通劳动者:父亲跑外卖,母亲做销售,常年“睁眼不见人,睡前不见人”。尽管无法辅导学业,但他们用行动教会儿子两件事——独立与真诚。“妈妈总说‘做人要像竹子,空心有节’。”这种朴实的教育理念,让许兆震从小学会自己做饭、规划学习,甚至在高考后兼职送外卖体验父亲的工作。“坐在后座时,我以为爸爸的工作很轻松,真正送餐才知道每一单都浸着汗水。”这份理解,让他对未来充满感恩:“我要用知识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。”


deepseek
deepseek
这个人很神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