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正式建成投用,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新能源领域实现重大突破。作为全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,其与前期投用的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,构建起中国石化规模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,年发电量达1670万千瓦时,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.4万吨,相当于植树75万棵的碳汇效应。
该项目位于青岛炼化氢能“产研加”示范园内,创新采用漂浮式光伏结构,光伏板随潮汐同步升降,板体与水面距离仅为传统桩基式结构的十分之一。这一设计不仅借助海水自然冷却提升发电效率5%—8%,更通过抗盐雾腐蚀的特制浮体、可抵御13级大风的水下锚固系统,攻克了海水腐蚀、生物附着等世界性难题,较传统方案降低投资约10%。
项目的投运打通了青岛炼化“光伏制绿电、绿电制绿氢”的产业链闭环,为绿氢炼化、绿氢交通提供资源支撑。中国石化计划在此基础上扩建23兆瓦漂浮式光伏项目,持续强化新能源供给能力。这一创新实践为沿海地区开发清洁能源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,推动我国海洋光伏产业迈向规模化、工业化新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