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日炎炎下,一杯冰饮似乎能瞬间驱散暑气,但国内生理学专家指出:热饮的降温效果可能更持久。这一结论源于人体独特的体温调节机制。
当饮用50℃左右的温水时,向大脑传递“升温”信号,促使下丘脑启动散热程序:皮肤扩张,汗腺分泌增加,汗液蒸发带走大量热量。实验数据显示,饮用热饮后15分钟,人体核心温度可下降0.3℃-0.5℃,且舒适感维持时间比冷饮长2-3倍。
反观冰饮,虽能带来短暂口腔凉爽,却会引发管收缩,减少皮肤流量,反而阻碍热量散发。尤其在高湿度环境下,汗液蒸发受阻,冰饮的降温效果大打折扣。
实践建议:
运动后或高温作业时,选择40℃-50℃的淡盐水或花果茶,补充水分的同时促进排汗;
老人与儿童避免饮用过烫液体,以防烫伤食道,建议温度控制在40℃左右;
搭配食用西瓜、黄瓜等高水分蔬果,增强降温协同效应。